浙江省湖州市与吉林省白山市,相隔2100多公里。近日,25万尾湖州大闸蟹蟹苗乘着飞机,空降到白山市抚松县兴隆村占地1000亩的水库安了“新家”。
“这是湖州大闸蟹首次‘游’入长白山,也是大闸蟹首次‘组团’北上,我们将借助长白山的好水,养育更高品质的大闸蟹,用产业助力东北振兴。”湖州市吉浙合作派驻白山干部介绍,预计2023年秋季,“新家”的大闸蟹就能被端上餐桌。
一直养殖在太湖南岸的湖州大闸蟹,为何会“游”到长白山山脚下?改革开放后,湖州本地企业、农特产品积极走向全国,以湖羊为例,目前在新疆柯坪、四川广安已建有万头湖羊基地,成为辐射周边城市饭桌的一个个基地。湖州大闸蟹的这一“游”,更是有了长远意义。
事实上,湖州与白山“联姻”已有7年,帮助白山陆续建成农业产业合作示范园、标准化厂房等项目,琳琅满目的长白山特产源源不断流向南方市场。此基础上,湖州特产能否“北上”,助力白山加快产业升级?
在两地推动下,“南蟹北养”项目应运而生,与白山发展不谋而合。过去,白山主导产业长期以煤、林、铁“老三样”为主,近年来,随着长白山林区全面禁伐,白山处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节点。
虽以风景优美出名,但白山也是“极寒之地”。寒冷的天气,压抑不住当地人渴望富裕的心。冰天雪地里也有金山银山,成为这座城市的渴望。
养殖基地所在的兴隆村一直以种植业为主,2022年村集体收入仅12万元,不少年轻人都搬去了县城。该村党支部书记刘淑林说,“养大闸蟹能给村里带来新的产业,还能解决村民的就业问题。如今大家都想早点把养殖技术学会,走上致富的道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