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 > 

预制菜产业“一路高歌” 标准体系亟待建立

预制菜概念持续火热,成为资本追逐的新赛道,但也存在着行业标准缺失等问题

在山东鲁丰集团生产车间,所有预制菜生产线基本都满负荷生产,炭烤鸡丸串、唐扬鸡块等产品源源不断下线,既供国内也做出口。

  “我们的预制菜涵盖禽肉、罐头、调理、面食、冷冻果蔬、干果六大系列,共1000多个品种。”鲁丰集团副总经理云树杰说,国内预制菜市场前景广阔,在出口与去年持平的情况下,今年前4个月整体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%。今年,鲁丰集团计划投资2000万元至3000万元,新上一条冷冻面食生产线,主打精深加工和高端预制菜。

  近年来,像鲁丰集团这样加大预制菜生产投入的企业越来越多。随着预制菜受到市场青睐,政策扶持、资本入局,预制菜产业“一路高歌”,各方闻风而动催生一片万亿级蓝海。艾媒咨询数据显示,2022 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196亿元,2026年有望达到10720亿元。

  在预制菜这条产业赛道上,集结了来自农业、食品加工、餐饮、电商、物流等多个领域的企业。企查查数据显示,截至2022年底,我国现存预制菜相关企业6.4万家,近10年相关企业注册量逐年增加,其中2020年新增1.26万家。

  多名业内人士表示,预制菜并非新生事物,此前主要供应B端,近年来逐渐进入大众视野。不像一些“网红”产品突然爆红后迅速沉寂,预制菜是个大的产业范畴,市场需求始终存在,随着社会发展和消费升级,这种需求会加速释放。
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门户网站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
相关推荐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010-63403091

Q Q: 418208611

邮箱: 418208611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 9:00-17:30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