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天价土豆”热搜上过亿阅读量传递出的是,消费者希望明码标价做得更到位、菜品质量更有保障、价格与品质服务成正比。这也是给所有餐饮企业的提醒,做生意要货真价实,越大的企业、越知名的品牌,越要严格要求自己,爱惜名声。
还记得那个“18元5片”的巴奴“天价土豆”吗?当时,由于舆论影响一度被下架。但最近,巴奴“高调”推出“天价土豆”套餐,这个在风口浪尖的产品更加引起消费者的关注。
巴奴想干啥?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,是想“在保证品质并合理的前提下,努力感恩回馈顾客”,因此推出了一个非高峰期使用的优惠套餐,几乎囊括了巴奴所有的必点菜,且赠送包括乌兰察布土豆在内的定制菜品。
当初“天价土豆”闹得沸沸扬扬,迄今为止网络上余波尚存。商家或许有很多种办法应对这样的危机,但巴奴的选择有点出人意料又顺理成章。使用“天价土豆”作为套餐名字,不排除有借话题热度争取流量的考虑。但是,也要看到,把一般人避之不及的“天价”帽子主动戴在自己头上,还是需要一点勇气。希望此举不是简单的戏谑或者蹭流量。
“天价土豆”算得上巴奴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。热搜上过亿阅读量背后传递出的是,消费者希望明码标价做得更到位、菜品质量更有保障、价格与品质服务成正比。这些声音也是给所有餐饮企业的提醒。
就在“天价土豆”事件发生后不久,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中国饭店协会、中国营养学会等7家行业协会、学会、商会共同发出倡议,倡导经营者量化所出售食品的重量、体积,标注主要味型特点、运输及存储要求,重点推进“网络点餐明示食品重量(体积)”,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知情权。作为餐饮行业的知名品牌,巴奴原本可以带个好头。如果这家企业能响应号召,进一步推广按克数等明码标价,而不是等着消费者主动询问服务员才告知,那么也许消费者体验会更好,也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争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