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,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0个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劳务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》,推进“十四五”期间打造一批叫得响的劳务品牌。近年来,经过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培育,各地涌现出一批富有地域特色、行业特征和技能特点的劳务品牌,在促就业、惠民生、助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。
“广东技工”全国闻名、“河北福嫂”服务优质、“吴忠厨师”带动增收……近年来,各地涌现出一批富有地域特色、行业特征和技能特点的劳务品牌,在促就业、惠民生、助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。
2021年,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0个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劳务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》,推进“十四五”期间打造一批叫得响的劳务品牌。经过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培育,目前全国劳务品牌数量已近2000个。发展劳务品牌,给百姓带来哪些红利?各地有什么亮点举措?如何推动劳务品牌提质升级?记者进行了采访。
树品牌,带动效益明显
近年来,随着农民工从单向外出逐步转变为城乡双向流动,劳务品牌逐步发展为促进就业增收、助推产业发展、推动乡村振兴、迈向共同富裕的综合载体。
小品牌连着大民生。放眼各地劳务品牌建设实践,为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多重效益——
带动大量就业创业。